人人守法、处处讲礼、家家和美,这里既有绿树成荫的花园小区,也有管理有序的城乡结合部,这里既有带头包片的党务工作者,也有全力解决百姓身边事的党组织,这里的居民,也是有着“疑难杂症”的普通居民,重要的是这里有引领社区基层治理的党务工作“先行者”们。
当前,社区平安建设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着力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趋势。宜君县宜园社区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居民自治、多方参与、协商共建、科技支撑的工作格局,将平安治理服务及时送到群众身边。
宜园社区按照“一厅五室”建设标准,打造了便民服务大厅、矛盾纠纷调处室、心理咨询室、群众接待室等综治建设平台。建立了综治中心人员统一管理模式,成为社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常态化疫情防控等工作的“大脑”。充分利用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人民调解微信群等平台,完善各项动态数据库,及时将各类矛盾纠纷、最新事件、人口基础数据等信息进行采集处置,不断为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提供精准数据和信息资源。
宜园社区党总支书记王碧娇告诉记者,近年来,宜园社区平安创建工作以社会和谐为目标,以群众利益为根本,以化解矛盾为主线,以完善打、防、控、管一体化的工作为抓手,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为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为了做好重点区域和重大活动期间、节庆假日等重点时段动态管控。社区还积极调动网格员、社区民警、红马甲志愿者、热心群众等基层力量,按照网格员队伍相对稳定,人员数量、业务能力与实际工作相适应的原则,配备工作人员11名,网格员12名,志愿者义务巡逻队3支50人,覆盖12个网格管理片区,社区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我在宜园社区这周边也住了十几年,这几年也没有什么安全隐患,平时社区工作人员也不停地巡逻,居住在这里安全,也放心。”社区居民张翠自豪地说道。
矛盾纠纷调处室在社区治理中也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在调解工作柔性化调处、公益化服务、常态化运行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积极有效化解居民群众的矛盾纠纷,用心用情用力,让大事小事不出社区、化解在基层。社区居民赵军民告诉记者,这几年,大家对社区工作都很满意,邻里邻居如果有什么纠纷了,社区工作人员都能积极主动上门调解;群众有什么困难,都第一时间前来帮助解决。
随着平安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宜园社区着重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上下功夫,制定完善社区说事日工作流程、入户走访制度、线索摸排制度等,积极借鉴其他社区治理中总结出的好经验好做法,摸索一条宜园社区平安建设的新路径。对于宜园社区党总支书记王碧娇来说,基层社会的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社区将继续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让群众安全感、社会治安满意率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