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快递
自1986年担任村干部以来,他始终怀着深厚的乡土情怀,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一心谋求村上发展,主动跑项目,争取资金,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村上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群众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村容村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肯定。2019年,他荣获陕西省脱贫攻坚奋进奖,他就是宜君县棋盘镇马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凌忠。
抓党建夯基础,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面对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农村党支部建设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张凌忠深知农村党员干部迫切需要在政治意识、思维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加以提升,他坚持从自身做起,狠抓理论学习、提升能力素质,强化作风建设,并结合实际深入思考、融会贯通,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提升抓党建、促发展、保稳定的能力水平。在抓好自身学习的同时,他注重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充分利用“三会一课”、支部集体学习等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提升村级班子服务群众、引领发展的能力水平。在他的带领下,马泉村多次在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观摩中受到上级党组织和领导的充分肯定,吸引了其他村前来交流学习。在全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张凌忠多次在县镇两级村干部培训班上讲政策、谈体会、传经验,他在村干部中过硬的理论水平、实干实绩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称赞,成了宜君县脱贫攻坚、“三农”工作战线上的佼佼者。
干实事办好事,一心一意谋发展
张凌忠对村干部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当好村干部就是要守住自己做人的良心、做事的公心、待人的真心,就是要保持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本色,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干实事。
他为村上干事,有着一股“狠劲”,总是想方设法地争取项目资金,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前,马泉村的通村路已由砂石路变为水泥路,再进行了加宽,硬化巷道1000米,修建村中心广场护坡300余立方米、玉米晾晒场6000平方米、活动广场800平方米;投资72万元修复了村古戏楼和文化广场;投资120余万元打通“断头路”2.5公里;投资40万元修建砂石路4.5公里;投资22万元修建生产桥两座;争取项目资金50余万元修建蓄水池两个,彻底解决了村上季节性缺水问题;修建学校校舍8间,“两委”活动室6间,便民服务中心220平方米,幸福院150平方米。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张凌忠带领马泉村两委班子,紧扣“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政策要求,扎实做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各个环节,实施了全村各组的道路、排水渠、文化广场等建设以及安全饮水等项目,开展环境绿化美化。结合“三变”改革,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全村种植中药材800亩,目前村集体经济千头养猪场已出栏4茬,收入120余万元,村容村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树立优良作风,永葆党员先锋本色
党员的个人言行在群众眼里就是党的形象。张凌忠常说支书虽小,但责任重大,要当好村支书,就要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公道办事,厚道做人,做到亲民、利民、为民、护民。张凌忠始终注重加强个人修养,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在村上颇具威望,使得一个一千多人的大村安定团结、和谐稳定。在生活中,他吃苦耐劳、甘愿奉献、乐于助人、关心群众,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经常利用闲暇时间与村民谈心,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村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他总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村民的红白喜事、生活琐事也总爱找他帮忙,他是村民心中真正的“大忙人”和“好支书”。
如今的马泉村变靓了,村民变富了,但年过六旬的老支书张凌忠不满于现状,依然豪情满怀、斗志昂扬,他将继续带领马泉村“两委”班子,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继续为父老乡亲办实事、办好事、谋幸福。
抓党建夯基础,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面对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农村党支部建设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张凌忠深知农村党员干部迫切需要在政治意识、思维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加以提升,他坚持从自身做起,狠抓理论学习、提升能力素质,强化作风建设,并结合实际深入思考、融会贯通,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提升抓党建、促发展、保稳定的能力水平。在抓好自身学习的同时,他注重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充分利用“三会一课”、支部集体学习等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提升村级班子服务群众、引领发展的能力水平。在他的带领下,马泉村多次在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观摩中受到上级党组织和领导的充分肯定,吸引了其他村前来交流学习。在全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张凌忠多次在县镇两级村干部培训班上讲政策、谈体会、传经验,他在村干部中过硬的理论水平、实干实绩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称赞,成了宜君县脱贫攻坚、“三农”工作战线上的佼佼者。
干实事办好事,一心一意谋发展
张凌忠对村干部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当好村干部就是要守住自己做人的良心、做事的公心、待人的真心,就是要保持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本色,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干实事。
他为村上干事,有着一股“狠劲”,总是想方设法地争取项目资金,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前,马泉村的通村路已由砂石路变为水泥路,再进行了加宽,硬化巷道1000米,修建村中心广场护坡300余立方米、玉米晾晒场6000平方米、活动广场800平方米;投资72万元修复了村古戏楼和文化广场;投资120余万元打通“断头路”2.5公里;投资40万元修建砂石路4.5公里;投资22万元修建生产桥两座;争取项目资金50余万元修建蓄水池两个,彻底解决了村上季节性缺水问题;修建学校校舍8间,“两委”活动室6间,便民服务中心220平方米,幸福院150平方米。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张凌忠带领马泉村两委班子,紧扣“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政策要求,扎实做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各个环节,实施了全村各组的道路、排水渠、文化广场等建设以及安全饮水等项目,开展环境绿化美化。结合“三变”改革,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全村种植中药材800亩,目前村集体经济千头养猪场已出栏4茬,收入120余万元,村容村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树立优良作风,永葆党员先锋本色
党员的个人言行在群众眼里就是党的形象。张凌忠常说支书虽小,但责任重大,要当好村支书,就要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公道办事,厚道做人,做到亲民、利民、为民、护民。张凌忠始终注重加强个人修养,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在村上颇具威望,使得一个一千多人的大村安定团结、和谐稳定。在生活中,他吃苦耐劳、甘愿奉献、乐于助人、关心群众,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经常利用闲暇时间与村民谈心,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村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他总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村民的红白喜事、生活琐事也总爱找他帮忙,他是村民心中真正的“大忙人”和“好支书”。
如今的马泉村变靓了,村民变富了,但年过六旬的老支书张凌忠不满于现状,依然豪情满怀、斗志昂扬,他将继续带领马泉村“两委”班子,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继续为父老乡亲办实事、办好事、谋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