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快递
“听说村里来了个说东北话的‘娃娃书记’,才20来岁,就要管村上的事。碎年轻能懂啥?我倒要看看,他能成多大的‘神’?”2015年,张昭强初到宜君县五里镇雷声村,还未正式开展工作,各种质疑声先纷至沓来。
“懂啥、能干成啥?”张昭强也反问自己。虽然心里没底,但他暗下决心,“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一定要让雷声村摘掉穷帽子。”
说干就干。张昭强立马召开了村全体党员和干部大会,对村情户情逐一了解。白天他走访到户,晓民情、集民意,和群众打成一片;晚上,就向老支书和主任求教好经验、好做法,尝试着解决村里的大事小情。“扶贫是个良心活,经不起糊弄,要么不接手,要接手就必须干出点成绩来。”
经走访,张昭强发现,雷声村基础设施条件差,集体经济薄弱,产业结构单一,致使群众致富路子少,19户66名贫困群众难以脱贫。经过深思熟虑,张昭强决定因户施策、对症下药,为贫困户开出脱贫“良方”。
孤寡老汉田成全年事已高,在破旧不堪的土窑居住,且无人照料,张昭强经常去看望老人,对老人关怀备至。2016年,依据相关政策,他为老人申请了五保补助;2017年,他又多方联系,将老人送进太安养老院生活,为老人解决了后顾之忧。杨保玉夫妻俩因病致贫,生活困难。张昭强知道后主动申请成为该户的帮扶干部,为其争取村上的保洁员岗位,并帮他办理小额贷款入股合作社,引导其发展养殖业,使其在2016年成功脱贫。
张昭强尤其关心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他说:“无论多难,只要动起来,就会有希望。”有了这个想法,他就经常在智联招聘网上检索各类招工信息,并留意各区县政府网站发布的用工信息,每有合适岗位就推荐给符合要求的贫困群众。他累计为留守雷声村的31名贫困群众中的12人争取到公益性岗位,指导外出务工的4名困难群众找到合适工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6年,雷声村脱贫成效提升明显,贫困群众的收入较之前有了明显增长,成功退出贫困村序列,成为铜川首批脱贫示范村之一。
如今,提起张昭强来,村民们赞不绝口,“这个‘娃娃’了不起,虽然年纪不大,但真靠谱哩!”组织上也认可张昭强的表现,2018年,经过考核审定,决定正式晋升他为科级干部。
“懂啥、能干成啥?”张昭强也反问自己。虽然心里没底,但他暗下决心,“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一定要让雷声村摘掉穷帽子。”
说干就干。张昭强立马召开了村全体党员和干部大会,对村情户情逐一了解。白天他走访到户,晓民情、集民意,和群众打成一片;晚上,就向老支书和主任求教好经验、好做法,尝试着解决村里的大事小情。“扶贫是个良心活,经不起糊弄,要么不接手,要接手就必须干出点成绩来。”
经走访,张昭强发现,雷声村基础设施条件差,集体经济薄弱,产业结构单一,致使群众致富路子少,19户66名贫困群众难以脱贫。经过深思熟虑,张昭强决定因户施策、对症下药,为贫困户开出脱贫“良方”。
孤寡老汉田成全年事已高,在破旧不堪的土窑居住,且无人照料,张昭强经常去看望老人,对老人关怀备至。2016年,依据相关政策,他为老人申请了五保补助;2017年,他又多方联系,将老人送进太安养老院生活,为老人解决了后顾之忧。杨保玉夫妻俩因病致贫,生活困难。张昭强知道后主动申请成为该户的帮扶干部,为其争取村上的保洁员岗位,并帮他办理小额贷款入股合作社,引导其发展养殖业,使其在2016年成功脱贫。
张昭强尤其关心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他说:“无论多难,只要动起来,就会有希望。”有了这个想法,他就经常在智联招聘网上检索各类招工信息,并留意各区县政府网站发布的用工信息,每有合适岗位就推荐给符合要求的贫困群众。他累计为留守雷声村的31名贫困群众中的12人争取到公益性岗位,指导外出务工的4名困难群众找到合适工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6年,雷声村脱贫成效提升明显,贫困群众的收入较之前有了明显增长,成功退出贫困村序列,成为铜川首批脱贫示范村之一。
如今,提起张昭强来,村民们赞不绝口,“这个‘娃娃’了不起,虽然年纪不大,但真靠谱哩!”组织上也认可张昭强的表现,2018年,经过考核审定,决定正式晋升他为科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