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水龙这次被任命为临渭区阎村镇党委书记,让他备受鼓舞。4月19日,说起之前的经历,张水龙很感慨。
之前,在渭南市临渭区物价局干了多年业务,张水龙想要到基层去干点事。区上给了他一个想干事的舞台——三张镇挂职副镇长兼盛于村第一书记。一年多时间,他和帮扶工作队的队员们为村上发展付出大量心血,巷道得以硬化、垃圾壕得到整顿,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不止是在临渭区,在全省各地每一个被重用、提拔的干部身后,都有“硬事例”作支撑。如今,科学公正的用人机制,正在全省形成“用好干部,把干部用好”的良性循环。各地在贯彻落实“三项机制”中探索实行更符合当地实际的做法,给敢于干事担当的干部吃了“定心丸”。
关爱激励
为干部干事创业撑腰
吴堡县辛家沟镇深砭墕村党支部书记霍学农颇为自豪的是,他们村拥有全县最大的一块村集体苹果园。该苹果园的第一笔投资是县检察院找来的。在村上任第一书记的检察院干部白永飞经过调研,改进入股形式,把股份扩大到每户每人,使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年攀升。
按照当地政策,白永飞被提拔成为县检察院党组成员。根据工作实绩表现,吴堡县3年来累计重点推荐15名村党支部书记参加省委组织部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考试。
“必须让积极进取者的舞台更宽广,让他们有干头更有奔头。”在推进干部工作中,这样的理念已经成为我省各级组织部门的共识。
几年前,时任扶风县农业局局长的董军峰在单位违规列支等问题上负有主要领导责任。但经综合分析研判,县委决定对其免于纪律处分,给予诫勉谈话。去年,扶风县委调整其担任新成立的医疗保障局局长,继续委以重任。
包括宝鸡市在内的多个地方从制度层面给大家撑腰,明确规定对单位或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建设、主导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工作中,出现失误或轻微违纪,对其从轻、减轻甚至免予问责或处分。
“组织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舞台,‘三项机制’犹如一颗‘定心丸’,让我们更有干头、更有奔头。”从沙场整治到征地拆迁,再到招商引资,宝鸡市陈仓区80后干部张军辉因其敢担当、有魄力的工作特点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新职位——太白山旅游区管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