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记者来到宜君县云梦乡山长河村。蜿蜒巍峨的群山之间,盘旋着曲折险峻的乡村道路。公路两旁是一个个中药材种植园,一排排崭新的移民安置房,一列列有序排列的光伏发电板。一幅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基础设施好起来
山长河村位于宜君县最南端,全村173户534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9户154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山长河村积极完善基础设施,为群众脱贫增收奠定了基础。
2016年以来山长河村完成通村水泥路建设及拓宽4.8公里,排水渠建设1800米;完成村级道路硬化,巷道绿化栽上风景树; 完成22户移民搬迁工程;新建安全饮水工程机井1口;建设桥沟组移民新村护坡等项目。
“以前都是土路,走路一鞋灰,更不要说下雨了,还有以前住的老土窑,总害怕哪天塌下来。吃水更是个问题,活干上半天就得赶紧去沟底下挑水,要不这一天水都吃不上!”山长河村村民石顺莲回忆起以前,再对比现在,知足地说,“不过现在好了,你看我这房,又大又宽敞,还走的水泥路,不管啥时候水龙头一拧都有自来水,日子过得美滋滋!”
致富产业旺起来
山长河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导致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落后。
趁着农村“三变”改革的春风,山长河村村委会决定调整产业结构,在推广高产玉米种植的基础上,积极宣传、鼓励村民大力发展栽植核桃、花椒、药材等。
“光伏板下种黄芩,发电致富两不误。”放眼望去,一排排光伏电板熠熠发光,一根根黄芩苗茁壮成长。目前山长河村已建成一个千亩以上中药材基地,采用统一种苗选购、统一农资调用、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模式,实现中药材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带动47户贫困户发展产业。
此外,2018年3月,山长河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本香农业产业集团合作建设生猪育肥基地一处,建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57户贫困户增收。
山长河村驻村第一书记曹建军说:“下一步,山长河村将继续推进‘三变’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奠定基础。”
乡村环境美起来
山长河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狠抓环境卫生整治,全面改善村容村貌。
近年来,山长河村拆除土坯房98间,建设中心村小花园500平方米、花园挡墙1200米、厕所改革95个、安装太阳能路灯84盏,绿化植树1350棵,播撒花种1.3亩,结合“五净一规范”活动制定村规民约,张贴保洁员值班名单。
此外,山长河村注重丰富村民精神世界。组建山长河村腰鼓、秧歌、广场舞等多个文艺演出队,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农闲时节的广场舞、健身操,传统节日里的秧歌、社火等多种文艺表演,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村民的精神追求不断提高,村民素质明显提升。
山长河村驻村第一书记曹建军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山长河村公共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一件件民生项目相继建成,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山长河村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