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幕幕精彩热烈的演出,留下的是永恒的记忆。一个个笑逐颜开的场景,演绎的是百姓的心声,虽然成立时间短,但志愿者队伍已达200多人,大小演出81余场,观众10余万人次,足迹遍及宜君的城乡和村庄,这就是宜君县6支“人才服务队”之一的文化志愿者服务队。
乘着十九大精神宣讲的热潮,由宜君县的戏曲人才李世选,剪纸人才王改银等组成的文化培训队伍走进了哭泉镇麻庄村,开展了剪纸、秦腔及二胡等专业技能培训。只见一张张红纸分发到群众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把把小剪刀上下翻飞,一会儿就呈现出美妙的图案,散发出浓浓的中国传统的喜庆之美,学会了一个新花样的群众喜气洋洋,感觉到了成功的快乐。大家纷纷表示,回去以后要把学习的花样再仔细琢磨琢磨,达到真正学会弄懂。
喜爱秦腔的群众在老师的指导和二胡的伴奏下,现场吼几嗓子,很是像模像样;喜爱板胡的群众也在老师的悉心教授下,拉一段桥段,技艺还精进了不少。老师们认真教,群众认真学,大家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形式不仅满足了贫困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为全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奠定了基础。
“他们带来的节目真好,我们好长时间没有这么高兴过了,真热闹,这是政府对我们的关爱,我觉得很幸福啊!”这是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在宜君县哭泉镇麻庄村演出时,观看演出的一位老人所说!以戏曲、舞蹈、农民画和剪纸、秧歌社火、电影技术等文化人才组成的文化志愿者服务队,自2017年正月初七在杨塬村“送文化送欢乐”文化下乡仪式启动开始,先后开展了送培训、送电影、送节目(综艺或戏曲)、送展览等活动,全年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136场、开展文化志愿者队伍下乡培训、演出、展览81场次,精心编排的小品《懒汉脱贫》、音乐快板《脱贫攻坚暖人心》等节目深受群众好评。同时利用农闲时节,深入村组,培训文化爱好者,指导和发展村级文艺团队建设,实现文化繁荣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全面开展。
宜君县为深入推进全县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助推人才强县战略的实施和追赶超越目标的实现,以贫困群众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各类人才的专业特点,组建了文化在内的6支“人才服务队”。文化志愿者服务队自成立以来,通过组织开展贫困村、贫困群众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发展各具特点的富民文化产业,不但唤醒了沉睡于该县农村的富集文化资源,而且使当地的文化活动丰富了起来,使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追求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得以激发,让每一位宜君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和快乐指数得到有效提高。